-
【共和国美术记忆】在灾难中与死神搏斗——曹立伟、施乐群《唐山大地震》
内容简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河北唐山中心城区发生7.8级地震。一夕之间,整个唐山市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中断,造成几十万人死伤。
内容简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河北唐山中心城区发生7.8级地震。一夕之间,整个唐山市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中断,造成几十万人死伤。在灾难中与死神搏斗——曹立伟、施乐群《唐山大地震》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且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所有自然灾害致死总人数的54%。其中,地震级别最大、受灾人数最多、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两次地震,分别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河北唐山中心城区发生7.8级地震。一夕之间,整个唐山市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中断,造成几十万人死伤。
在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人们在重建的唐山市中心竖立了一座抗震纪念碑,碑文写道:“……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
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曹立伟和学生施乐群合作了油画《唐山大地震》,整幅作品为三联画的形制,中间的地震废墟画面整体而概括,与两侧的救援局部相呼应,既是对历史最好的再现,也是一次对历史的艺术记载。
为了绘制这幅历史题材绘画,曹立伟、施乐群二人曾去唐山寻找可资参考的历史图片和文献档案,但因为当年国内还没有开通互联网,也少有零距离的现场报道,他们仅从唐山档案馆、唐山地震纪念馆以及几处地震遗址阅读到一些地震残影。于是,二人放弃了历史题材绘画中常用的写实主义的手法,采用表现主义的创作方式,用来源于西方中世纪祭坛画所用的三联画形制,试图表达他们对唐山大地震的自我感受。在最后完成的作品中,艺术家并没有用单纯的红色来表现激情和力量,也没有停留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在三联画的中间一联中,艺术家描绘了唐山这座城市毁于一旦的废墟景象。废墟,几乎是所有灾难幸存者的共同记忆,也是艺术家在考察唐山遗迹时最主要的视觉印象。在历史主题绘画和当代油画中,艺术家往往对废墟进行挪用或再现来亲近历史。废墟本是遭受人为破坏或因自然灾害被毁的建筑或景物等,作为历史的一种昭示,艺术家对唐山废墟的描绘有着超越其本身的意义,一方面,它提示在灾难面前,被毁于一旦的家园令人痛心扼腕;另一方面,它用艺术建构出废墟中新的生机。但艺术家显然并不想只用废墟来呈现地震给城市带来的毁灭,作品的左右两联画面聚焦于救灾的细节场景,作为对废墟景象的补充,更为有力地阐释了地震中由人带来的希望和力量。左联中,救援部队正齐心合力展开救援,有的徒手推开掩盖物,有的用木棒作为支撑杠杆,有的以呐喊来鼓舞士气,为了每一个生的希望,他们拼尽全力。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救灾现场,14万解放军战士靠双手推开重物,双肩承力,从坍塌的建筑中寻找生命的奇迹。那一幕幕与死神搏斗的救人场景,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了艺术作品中的经典。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0余年,今天的唐山早已凤凰涅槃,在废墟上新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灰烬中重生,油画《唐山大地震》描绘了惨烈,也昭示了希望。
(杨钟慧)
【人物档案】
曹立伟
1956年生,吉林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施乐群
1965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200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攻读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