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美术记忆】天安门前的“全家福” ——孙滋溪《天安门前》
内容简介:
196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画家孙滋溪创作了《天安门前》这幅经典油画作品。
内容简介:
196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画家孙滋溪创作了《天安门前》这幅经典油画作品。天安门前的“全家福” ——孙滋溪《天安门前》
196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画家孙滋溪创作了《天安门前》这幅经典油画作品。那时孙滋溪就住在天安门附近,经常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排队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自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天安门在人们心中就成了崇高而神圣的祖国象征。在天安门前留影,仰望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向往和愿望。于是画家决定以拍照为题材进行创作,以表现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毛泽东主席的景仰。
《天安门前》的构图运用对称的形式美,再综合中国传统的年画技法,呈现出庄严和稳重的视觉效果,以及明朗舒展的民族气派。画家选取了某个节日期间的天安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城楼上红灯笼高挂,红旗飘扬,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农兵群众错落有致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下,等待照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画面中在天安门前拍照的人物可分为三个层次: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集中了12位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农民,他们是北京郊区农村公社老、中、青、少四代人,有农村干部、插队知青、转业军人、少年儿童等,其中最中间的农村干部是根据当年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劳动模范李墨林的形象创造的。中景右边一组人物是6位海军战士,他们穿着水手服,正调整姿态准备与天安门合影;中景左边是一组少数民族朋友在等待拍照。远景中有群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排着队从天安门前走过,还有幼儿园的保育员阿姨正带着孩子们在金水桥上玩耍。整个画面的色调以天安门城墙的红色和屋顶的黄色为主,烘托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为了使近景人物更加突出,同时也为了凸显背景中天安门的庄严宏伟,画家特意运用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并弱化外光的明暗关系,使油画的表现尽量向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靠近,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天安门前》群像明显带有20世纪60年代的风格印记,既有朴素的国民容貌和装束,又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昂扬精神,更兼具与国家象征天安门合影时的激奋心情。作品描绘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前的“全家福”,更是共和国大家庭的“全家福”,是新中国国家意象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可以说这幅画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歌颂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幸福生活的艺术作品,也是新中国初期社会风貌的历史见证。
这幅画一经问世便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当时国内20多家报刊纷纷以巨幅版面刊登报道。在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后,它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被列为“中国革命峥嵘岁月八十年十部红色美术经典”之一,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冯法祀的《刘胡兰》并称为“油画三大经典”。之后孙滋溪在20世纪 80年代和90年代又相继创作了同题材的《天安门前》,仅在原有构图的基础上改换了拍照人群,以显示时代的变迁。
(陈雅婧)
【人物档案】
孙滋溪
1929—2016年。山东龙口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196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理事,1995年受聘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从 1964年起,其作品参加了历届全国美展。许多重要作品,如《林海雪原》文学插图以及《天安门前》《小八路》等,都被大量印刷发行,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