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美术记忆】热情似火的劳动之歌——王文彬《夯歌》
内容简介:
1956年,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双百”方针,要求艺术家创作人民的艺术,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为人民服务,艺术作品要反映人民生活,让人民欣赏。
内容简介:
1956年,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双百”方针,要求艺术家创作人民的艺术,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为人民服务,艺术作品要反映人民生活,让人民欣赏。热情似火的劳动之歌——王文彬《夯歌》
1956年,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双百”方针,要求艺术家创作人民的艺术,贴近群众,深入生活,为人民服务,艺术作品要反映人民生活,让人民欣赏。在“双百”方针指引下,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展了“深入生活”的创作革新,一改过往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指定地点创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创作地点,自由组队创作。于是,当时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学画的王文彬与同学一起,去到自己的家乡山东沂蒙山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在这期间萌生了创作《夯歌》的念头。沂蒙山区虽偏远贫穷,但王文彬感受到,与过去战争岁月相比,人民精神面貌大大改善,不但有了自己的土地,还成立了合作社,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在建设自己家园的美好理想鼓舞下,劳动热情像火山般喷发出来。
一次参加水库建设时,王文彬听到工地上到处回荡着欢腾的歌声,看到一群妇女一边唱着夯歌,一边打夯,她们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劳动时的豪情令人振奋。王文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受感动,随即画了《夯歌》的草图。
王文彬带着大量写生素材和创作草图回到学校,老师董希文看过后给予了鼓励,嘱咐他要把《夯歌》创作成一幅“大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王文彬没能立即将这些写生素材转为正式创作,直到1960年进入罗工柳工作室才将此画完成,并作为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本科阶段的毕业创作。
在《夯歌》创作完成30年后,王文彬曾撰文讲述当时的创作历程,他难掩激动之情,回忆道:“当时我多么热望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人民心中固有的劳动热情。”“我要调动我的艺术语言去表现那使我真正感动和深有体会的时代主题——自觉的劳动热情和它的美。”“我激动、兴奋、热情、专注地忘我挥笔,在三米多长的画布上,一气呵成地在20天之内完成了《夯歌》的创作。”打夯是一项通常需要多人协力的体力劳动,夯歌就是在这一集体劳动中产生的。在打夯时,人们用一些“号子”使得劳动节奏一致,控制动作的速度,提高劳动效率,也鼓舞士气,增添劳动的乐趣。这一简单、重复的即兴创作逐渐固定,发展成夯歌,成为带有各地区民间特色的民谣。
《夯歌》的画面以仰视的角度表现站在山坡上打夯的五位劳动女性,中间的红衣姑娘双手奋力拉起夯石,周围四个姑娘各自双手拉绳,身体向后仰,一起抬起夯石。她们肌肉绷紧,衣服与发辫扬起,脸上洋溢着笑容,健康的小麦色脸颊泛着红晕,带着青春的朝气和劳动的活力。山坡那头隐隐可见劳动的人群和高大的机械臂,反映了当时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王文彬用逆光表现人物体积感,突出姑娘们高大结实的形象,同时用高调的亮色描绘人物,以明亮的背景突出室外强烈的光线,但远山沉郁的深色及人物大面积的暗部使得画面颜色鲜明而不跳脱,暗部更有一种透明之感,运用了印象派外光画法。此外,画家特别用装饰性线条勾勒人物形体、衣纹,渲染运动的节奏与韵律感,传达出劳动的热烈气氛。这个技法来自画家对传统中国画技法的体会和学习。他将线条融入油画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也让此画具有了独特风格。
《夯歌》充分展现了劳动女性美和力量相结合的形象,五个姑娘如英雄一般高大矫健,又带有青春的明媚和曲线的柔美,她们“恰似一簇簇鲜花般怒放的雕刻群像”,所以《夯歌》常被认为是描绘新中国女性形象的代表作。画虽然无声,但通过画面,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稳健、昂扬的夯歌正号召大家积聚力量,投入生产建设之中。
王文彬在《夯歌》中体现了他对东西方艺术的思考及对民间艺术的认同,他用明快的颜色、有韵律感的线条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在劳动时激情昂扬且乐观、满足的精神状态。
《夯歌》创作完成后即入选1962年“新芽美展”全国巡回展,受到关注并引发热议,后来又参加了1977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作品展、1992年“20世纪·中国”美展、2018年“与时代同行——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精品展”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作品。
(周方涵)
【人物档案】
王文彬
1928—2001年。山东青岛人,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后进入罗工柳画室。1962年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进入壁画系教研室工作,投入壁画创作,代表作有《山河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