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美术记忆】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脍炙人口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之一,诗中诉说的是农民劳动之不易。方增先以《粒粒皆辛苦》为题作画,除了表现农民耕种之辛苦,赞颂农民的淳朴与勤劳,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定的社会背景。
《粒粒皆辛苦》创作于1955年,这一年,中央政府以“农业合作化”政策带领农民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当时,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48万个,针对有些村社存在过度收购统购粮的现象,1955年1月10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要求放慢速度,收缩、巩固现有农业社,要求在各级工作中照顾农民的利益和意愿。同年7月,毛泽东还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体现了这一阶段政府对农业生产及农民问题的重视。政府一方面抓生产,一方面还要教育民众节约粮食,才能保证人民吃饱饭,因此,在文化宣传教育中提倡“悯农精神”变得尤为重要。
1955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人人都要节约粮食》的社论,提倡全国上下节约粮食。方增先在回忆为何创作这一内容时曾说:“农民对粮食本来就有很深的感情,爱惜粮食是中国农民很朴素的习惯,对小孩子爱惜粮食的教育甚至带有神话的色彩。记得我小时候吃饭,饭粒掉在桌子上,一定是要捡起来吃掉的;如果掉在地上用脚踩着了,大人会说老天是要惩罚你的。”基于这种背景,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反映工农兵生活的创作成为艺术教育主流,下乡实践考察也成了学习的必要环节。1955年初,由叶浅予、邓白、史岩、金浪带队的西北文物考察团远赴敦煌千佛洞写生考察,方增先也参与其中。在敦煌临摹了三个月,归途中,方增先看到田地里农民正在收割小麦,这一场景成为激发他创作《粒粒皆辛苦》的灵感来源。
方增先接受了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将西方的素描人物技法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之中以改良中国画的理念,又跟随潘天寿、黄宾虹、吴茀之等老前辈学习,为此,他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受到敦煌壁画启发,为了适应中国画材料及笔墨习惯,他弱化了西方人物画中惯用的强烈明暗对比关系,吸纳了西方绘画中的块面结构、体积关系、人物解剖的知识技法,以水墨线条塑形,以墨色的自然过渡表现人物面部、衣着的体积感,达到了“以西润中”的画面效果。因此在观者看来,《粒粒皆辛苦》表现的农民真实而亲切。
虽然是用大色块表现画面关系,但是方增先并没有牺牲画面的细节,近景中的农民头裹的白毛巾上还绘有红字,也许是生产口号或生产队名称,这些红字也印刻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远景中马匹拉着堆满麦子的马车举步前行,以淡墨描绘的马车队伍延伸了画面的空间。农民蹲在刚刚行经的运粮马车留下的车辙旁,他捡拾麦穗的右手臂青筋凸起,左手攥着烟袋和刚刚捡起的麦穗,坚实有力的双手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辛苦。即使满车的麦子足以完成一年的指标,农民也不愿意放过一粒麦穗,因为每一粒粮食中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汗水。1955年8月,作品创作完成后两个月,国家公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使用粮证和粮票的时代到来了。这幅画因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宣传主旨和现实状况,被作为时代典型不断发表于各大报刊,1956年入选“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发表于《人民画报》,获得了众多关注,影响深远。同年,作品被送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展出,并发表在美术杂志封面上。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保障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470公斤,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
(王宇彤)
【人物档案】
方增先
1931年生,浙江兰溪人。1953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改名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后在该校创办的研究生班读研究生,1955年留校任教于中国画系。他是“新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奠基人与重要代表。1983年调入上海中国画院,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1986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1999年当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