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组织委员讲红色故事】曾士峨: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

内容简介:

毛主席曾讲过两个人的死重于泰山,一个是人所共知的张思德,另一个就是曾士峨。
详细内容

图片

毛主席曾讲过两个人的死重于泰山,一个是人所共知的张思德,另一个就是曾士峨。

曾士峨,1904年3月出生于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大桥冲村,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是毛主席手下的得力干将。他先后率领部队参加了龙源口战斗、黄洋界保卫战和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曾士峨率领部队活捉了骄横的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全歼了张部九千余人,取得了著名的“龙冈”大捷。但是,天妒英才,曾士峨在第三次反“围剿”的高兴圩战役中英勇牺牲。

图片

曾士峨戎装照。


1931年9月7日,在江西兴国县高兴圩西北的竺高山,曾士峨率领的红四军11师与国民党19军61师、62师遭遇,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由此拉开。

当时,敌军装备精良,是号称从未败过的“铁军”;而曾士峨率领的11师只有一些老式的“汉阳造”步枪,连刺刀都很少,甚至只能用梭镖作为冲锋的武器!阵地上,密集的枪炮声、军号声和喊杀声震天撼地。双方为抢占一个小山包,从上午酣战至下午,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这时,曾士峨率领11师官兵用枪托、梭镖、大刀和石头跟敌人拼杀、肉搏,他鼓励将士们说:“我们是工农红军,是钢铸的,是钢军,一定要把铁军吃掉!”

战至8日黄昏,红11师的子弹打光了,人员伤亡过半,敌人也留下了2000余具尸首。此时,曾士峨已经组织了两批敢死队冲锋,打退了蜂拥而上的敌人。间隙中,敌人再一次发起进攻,向红四军军部指挥所方向冲锋,情况十分危急!曾士峨立即命令大家把手榴弹、刺刀全部集中起来,亲自带领敢死队扑了上去!进攻中,不幸被敌人的冲锋枪射中腹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曾士峨的牺牲曾让毛主席痛心疾首,他评价曾士峨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组织冲锋牺牲的,他的模范行为鼓舞了战士,改变了战况。后来在红军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的祝捷大会上,毛主席首先叫全体同志起立,向曾士峨烈士默哀,并指示红军总政治部发出通令,号召红军指战员向曾士峨学习。因此,曾士峨成为了红军总部通令学习的第一人。201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也专门撰文《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来纪念和哀悼他。

“士峨离家四载有余,虽奔波南北,历尽千辛,然为大众之生息,常觉无形的快慰,精神爽奋。”这是曾士峨生前致亲友信中所述,他短暂的一生转战各大战场,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特别是在赣南闽西战场,屡立战功,并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曾士峨烈士陈列馆。


回顾曾士峨的一生,他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始终是以为民服务为民奋斗为出发点。而作为基层工作的一员,我们也要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我们的心里,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认真、更加积极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