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作为全省“五个到户”工作试点县之一,结合党史教育学习“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精心制定方案,创新落实举措,拓展路径载体,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朋友圈”式连民心,党员联系到户
村级党员干部建群组圈,农户全覆盖。乡镇、村(社区)党员按照居住就近优先联、行业相近互相联、重点人群结对联等原则,将全县农户纳入“党群连心圈”、“产业朋友圈”、“党员服务圈”,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目前,乡村两级16451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已与12.6万户群众结对子,发放“联系卡”18000多张。乡镇党员干部进群入圈,对接无缝隙。乡镇按照层级管理,建立“政策服务圈”、“产业发展圈”和“志愿扶助圈”。通过定期收集、汇总、研判村级“圈内”上交的解决事项,及时进行化解办结,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惠民服务圈。涉农部门党员干部驻群巡圈,服务零距离。县农业农村局等13个县直涉农部门、群团组织及6家县级龙头企业按照功能划分,建立“政策落实圈”、“产业对接圈”、“志愿服务圈”,组织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专家人才和社会志愿者进群报到。通过分层建群,形成了上下贯通、圈圈相融“朋友圈”式的互动交流圈,实现了“群众有诉求,党员圈里应”。
“走亲戚”式入农家,民情走访到户
网上在线聊。广大联户党员干部以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依托“党群连心圈”、“产业朋友圈”和“党员服务圈”,主动与联系户聊家常,听民声、解民难、排民忧。推门入户问。联户党员干部视群众为“亲人”,定期上门与联系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同围一张桌子,耐心倾听,细心了解,争当民情梳理员、民声快递员、民事代办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民事热心理。按照“五必访、五必记”要求,做到有求必应、逢事必访、遇难必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广大联户党员先后走访农户96800多户,收集“五必记”事项7990件,其中生活困难事项1200个,致富难题2080个,调解矛盾纠纷850件,收集意见建议3860条。
“链条”式盘仓底,政策落实到户
政策“口袋书”送起来。8个涉农部门和23个乡镇、299个村(社区)党组织认真梳理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精心编写政策“口袋书”,依托“政策服务圈”和上门入户发放“政策明白卡”58690个。陈家河、马合口、瑞塔铺、竹叶坪等乡镇采取顺口溜、打油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惠民政策,提升政策知晓率。屋场会上讲起来。澧源镇、利福塔、上河溪等乡镇依托“党群连心圈”,召集农户开“屋场会”、“堂屋会”等60多场次,通过部门专家当面讲、包村干部细致讲,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到户。洪家关、桥自弯等乡镇送戏进村到屋场,将涉农政策融入戏剧小品、民间小曲,让惠民政策入心入脑。政策“红利”分起来。联户党员干部细心梳理盘点粮种补贴、低保救助、阳光助学、就业扶持等惠民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纳入;对不符合条件的耐心解释,当面给予答复;对应落实而未落实的政策,帮助分析原因及时向上反映,确保应享尽享,让广大群众在政策红利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组团”式众筹扶,产业对接到户
专家组团,巡回服务指导。按照“四培四带”要求,将农村致富能手等培养发展成党员,主导组建“产业朋友圈”,为群众提供种养技术、市场销售等服务;依托省市县选派的73名科技选派员组建产业巡回服务团,指导农户发展品种优良、技术成熟、市场看好的“朝阳”产业。企业组团,对接市场销路。开展企业联村带户行动,通过县级“产业对接圈”联系湘丰白茶、康华粽叶、九天食品等6家龙头企业,组团进村办基地、送技术、创品牌,推动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进超市、入展会、驻网店,让农民搭上电商“快车”。部门组团,扶持产业发展。县农业农村部门依托“产业对接圈”,积极帮助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出台种养业奖补政策,确保群众得到真正实惠。县农商行、农行等金融机构主动降低门槛,推出“口袋银行”服务,将2000多万元惠农助农的“真金白银”送到田间地头,有力解决了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点单”式解民忧,精准服务到户
群众按需点单。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原则,村(社区)依托“党群连心圈”、“产业朋友圈”、“党员服务圈”,推出便民服务、志愿服务清单,积极打造群里点单办事、心愿直达“一路通”的闭环体系。支部精心派单。针对群众的微心愿,村(社区)党组织及时派单由党员认领,并将其纳入党员季度积分管理的重要事项。针对农户在群里发布的微心愿,澧源镇兴旺塔村18名党员及时联系对接党员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先后帮助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和生活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22个。党员及时接单。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认领跑腿代办、纠纷调解、政策对接、困难救助等事项480个。廖家村镇针对困难群众秋收缺劳力这一问题,建立党员志愿者秋季抢收派单接单机制,成立8支劳动生产突击队,组织2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抢收玉米4500余斤、稻谷2600余斤、花生1000余斤,赢得了广大群众好评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