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乡市最西部的偏远乡镇龙田镇,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我们在机关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得多,工作日都是寄宿制。”龙田镇一名干职工说道。离城远、住机关多,怎样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之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跟上新时代?为解决这个问题,该镇创新搭建“干部夜校”平台,为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快乐充实的干部队伍服务。
准时规律学 相约六点半
2019年3月25日晚,虽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该镇机关3楼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7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带着笔记本齐聚一堂,参加“干部夜校”开班仪式。之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晚6:30,“干部夜校”准时开课,由机关党员干部充当主讲人,每月一讲,每月一学,为大家“充电”“补养”。
“镇党委定期组织夜校课堂,既有领导传授宝贵经验,又有身边优秀同事交流专业知识,大家坐在一起还能交流感情,我就希望每个月多开几次课。”该镇干部谭简帆说。每次学习,每名学员都严格做到学前有计划、有安排,学时有记录、有笔记,学后有心得、有体会,对此,党员干部们乐此不疲。
突出重点学 学做相融合
“老王在小区散步,走着走着一个瓶子砸头上,老王直接昏迷了,瓶子是从楼上扔下来的,二十多层的楼,根本找不到扔瓶子的人,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就有明确规定….”“干部夜校”晚间课堂上,镇司法所干部程林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为大家生动讲述着《民法典》,干部们不由听入了迷,对法律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了。
“干部夜校”采取“自主选课+菜单式选课”模式,既结合个人专业特长,突出实用性和服务性,自主选定课题,又紧密结合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主题指定讲课内容,做到了将做融入到学,将学贯穿到做,用学推动做,用做践行学。
结合特色学 知识成体系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2021年3月30日晚,在“干部夜校”第一堂党史课堂现场,该镇党建办主任易金琳主讲了《中国共产党从发展到壮大的故事》,当讲到《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时,党员干部们表情凝重,拳头紧握。这是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党史课程,大家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崛起的不易、在曲折中前行的艰辛,对早期共产党人的风范、气节和对革命的坚持敬佩不已。这堂课是该镇打造的党史系列课程之一。
为丰富学习内容,该镇“干部夜校”打造了三堂“特色课堂”。有结合建党100周年,推出的党史系列课程,通过“领导讲、干部讲、党员讲、专家讲、烈士后人讲”党史五讲模式,讲述龙田独特的红色故事,让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大讲堂上汲取红色力量,践行榜样精神;也有结合本地资源,推出的龙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由老干部、退休村干部讲述龙田历史、地理环境、发展优劣势等,为青年干部更好的开展工作传授经验、提供依据;还有结合干部成长,推出的成长系列课程,由镇党委书记带头讲,以“如何当好一名‘ 黄牛型’干部”为题,为党员干部解疑答惑、传经送宝。
龙田镇“干部夜校”的开创,为党员干部工作之外勤学、爱学、善学提供了学习平台,浓厚了学习氛围,点亮了西部偏远山区党员干部的“夜生活”。目前,“干部夜校”已开课26次,全镇参与学习的机关干部、村干部累计超过1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