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安乡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层层动员,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创新举措,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深走实。
用好丰富资源,为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添彩。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挖掘运用相融合,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用好宣传资源,让学习教育“热”起来。利用县电视台、安乡头条、北有安乡APP、安乡微党建等县级媒体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通过设置专题、集中展播、定时推送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党史学习教育意义目标、进展情况、实际成效和经验做法。在集镇码头、街巷路口、商场车站等人流集中场所设置宣传栏,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店铺、出租车上的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用好红色资源,让学习教育“火”起来。立足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以梅家洲红色教育基地为纽带,把县烈士陵园、颜昌颐故居、安乡游击队陈列馆、荆江分洪南闸等红色基地串珠成链,构建红色现场教育网络。按照“一线一画卷、一点一特色”的方式,打造出2条县域经典红色旅游路线,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植新绿祭英烈、红色现场体验等主题活动,让党史教育与文化旅游互融共进。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利用红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70余次,6000余人次参与。用好人才资源,让学习教育“活”起来。组织党史工作者、媒体记者、作协会员全面梳理县域内党的历史脉络,编撰形成了“安乡党史大事件”、“安乡党史人物”两个系列,借助新媒体矩阵分期推送。鼓励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将红色故事编排成《红色梅家洲》《颜昌颐》《波涛的哽咽》等一系列红色剧目,定期到红色教育基地、乡镇汇演。组织老党员、老军人、模范人物等组成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开展“微宣讲”,相关工作被《人民日报》推介。
办优基层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因地制宜创新载体,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精品课堂”送党声入民心。明确全体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和乡镇党组织书记及部分党员班子成员为“党的报告员”,组织其深入基层讲党课247堂。利用县委党校优质师资、县委党史办退休老干部力量,打造党史教育精品课10堂,采取“配餐+点菜”的模式为基层上门送学90余次。乡镇精心编排红色舞蹈、京剧、硪歌、小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屋场会等宣传阵地开展文艺展演,受众达3.44万人。“喇叭课堂”用乡音传党音。各村(社区)每天定时拉响农村大喇叭宣传播报党史知识,播报时用方言土话多,讲人物故事多;主动邀请辖区内老党员回顾自身经历;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通过“点菜下单”让党史“播报”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微信课堂”将要学变乐学。利用微信建起村(社区)“支部微课堂”172个,县乡村三级将党的方针政策、系列讲话、先辈先进、党史故事等,制作成图文内容或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微党课”,推送到各支部微课堂。每堂课学时短,党员拿起手机用3-5分钟就能学完;风格朴实,强调用广大党员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讲身边人身边事、说身边情身边理;评议结合,鼓励党员谈感悟感受,交流心得体会,并不定期围绕热点话题开展“微群聊”活动。目前,各村已累计推送“微党课”1892期,有力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常在线、不打烊。
做活结合文章,使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踩准学习教育实践落点,用为民服务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结合建强堡垒展作为。将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一月一计分、一季一公示、年底评星定级,激发党员学与做的内生动力。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开展“合格见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开承诺群中晒”等活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闪光言行”等评选,让党员以知促行。5月主题党日,农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5343件,涌现较突出典型48个。结合为民解难办实事。各级各部门坚持“大事小事都是事、好办难办都要办”,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以“1对1”模式压实责任,全力为群众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县乡村干部以“屋场夜话”会形式,开展“访民情、问实情、解民忧、促和谐”的“民情家访”活动,月均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0余条、为民解难270余个。结合乡村振兴惠民生。以“一位组长+一位乡贤+一位党员”为基本单元,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出群英断是非、文化广场话家常等新模式,有力化解矛盾3700余件。加强乡村两级“一门式”服务软硬件配备,下沉163项服务事项到平台,实行村级政务服务“AB岗”和义务代办,真正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村支“两委”牵头,党员能人带头,牢抓土地流转、推进产业落地,全县发展农民合作社709家、家庭农场837家,40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238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活跃在田间地头,受益农户达6.2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