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叶之柔 如石之坚
--记祁东县过水坪镇人大副主席王娟
以藤叶的柔轻奋力帮扶,以磐石的刚劲攻坚脱贫。她文能提笔抒才情,武能出手挑大梁。自包村以来,她始终秉承为民初心,动真情、扶真贫,用铁肩、柔情、丹心,演绎一名扶贫干部的坚守与执着,她就是祁东县过水坪镇人大副主席王娟。
王娟的驻村扶贫帮扶点是过水坪镇福炎村。这里山多地少、集体经济薄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 239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然而,王娟立足岗位,迎难而上,用柔肩勇敢地挑起带领福炎村摘“穷帽”贫困群众拔“穷根”的重任,在脱贫攻坚路上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 人民代表王娟
有作有为“女汉子”
“虽为女子身,但有男子气”。王娟既是单位“排头兵”,也是家中“顶梁柱”。自从驻村后,她就舍小家顾大家,把儿子托付给母亲带,自己日夜奋战在一线。去年,有一次王娟母亲突然生病住院,父亲既上班又管病人还带孩子,忙得手忙脚乱,便打电话要王娟回家。王娟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马飞到母亲身边,可是手边有着急切的工作要做,一时无法分身。她只能对爸爸说:“我这边现在走不开,但我保证晚上一定早点回来替你的班。”说完又一头扎进了工作。当父亲第三次打来电话催促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王娟顾不上吃饭,正准备顶着狂风暴雨赶去医院看望母亲时,电话却响起来了:“王主席,欧阳志江还是不肯搬迁,你快来劝劝吧,明天就要交表了。”王娟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急忙赶到欧阳志江家。
因为母亲患有轻微精神病,父亲又卧床不起,家里贫困的欧阳志江年过四十都没能娶到老婆。按照易地搬迁政策,他家可以选择分散自建或者购置商品房,但欧阳志江破罐子破摔,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搬迁。这晚,面对冒雨摸黑前来的王娟,他心怀感动,终于肯坐下来听王娟说道说道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娟的反复劝说下,欧阳志江愿意接受易地搬迁了。当她赶到医院时,母亲和儿子已经睡着。父亲看着浑身湿透的女儿,早就湿润了眼眶,连责备的话语也说不出口来。
后来,欧阳志江在姊妹岭街上分散购置了一套商品房。搬家那天,王娟主动赶去帮忙,搬桌子扛椅子、肩背手提,丝毫没有城里女孩子的娇气。欧阳志江打趣说:“王主席!你简直就是个女汉子啊!”正是这位“女汉子”,还帮他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使家里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连上门说媒的人都络绎不绝了。
有情有义“小棉袄”
“我以前总觉得年纪大了,讨人嫌,生活没点劲。可小娟来了之后,把我当做亲人,从不嫌弃我,总关心我,真是像亲闺女一样啊!”这是福炎村27组陈冬秀老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陈冬秀是村里的低保户,今年73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女儿嫁到永州,儿子一家在永州江华市场卖卤菜,只有老人独自居家。为此,王娟时刻惦记着,隔三差五就要去看望帮陈奶奶整理家务。可是隔不了多久,老人就再捡回来一些破烂,将家里弄得乱糟糟的,王娟从没有半点怨言。
有一次,王娟看到老人的牙齿肿了,还流了血。她赶紧拿出药箱,小心翼翼地帮助老人消肿止痛。药擦好了,老人的牙齿不痛了起身去给王娟端凳子,眼尖的王娟一下就发现老人走路一瘸一拐的,老人家支支吾吾也说不清原因。王娟让她坐好,脱下鞋袜一看,原来是她的脚指甲太长了都扎到肉里灌脓了。王娟心疼极了,再次打开药箱,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清洗、消毒再剔除血痂,又仔仔细细地帮陈奶奶把两个脚的指甲都修剪干净。老人眼睛泛着泪花开始自顾自的嘀嘀咕咕说起话来,王娟虽然没听太明白,但是身边的村干部告诉她,陈冬秀说王娟不嫌弃我还帮我弄牙齿,剪指甲,我特别感谢她。于是村民又给王娟取了个新名字——贫困户的“贴心小棉袄”。
▲ “小棉袄”帮陈奶奶看牙齿
有谋有略 “电子脑”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过水坪镇的“扶贫树”终于结出“脱贫果”,当大家提起这份成果时,总忍不住对王娟的“电子脑壳”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聊起王娟,驻村队长是满脸骄傲。“王娟啊,这丫头可不简单,精力充沛,满腹经纶,肚子里全是大数据、脑子里全是‘金点子’。”“村里所有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帮扶现状、帮扶成效她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工作上从户口整顿、划区帮扶、摸底调查、到制表统筹、年底结算她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在帮村民出谋划策、脱贫致富上更是一把好手,政策用得溜活。脑子一转、计就上了心头。”正因为如此,村民们忍不住又给她取了一个“电子脑壳”的“雅号”。
“治病先找根,治穷病首先找穷根。”王娟心里明白要让群众摆脱贫困“枷锁”,过上好生活,必须量体裁衣,结合政策“志智双扶”。福炎村26组的彭应生夫妻俩,年纪大了只能靠子女供养。王娟看他家门口有块很大的空地,就鼓励他在家门口种了橘子、柚子等果树,还请专业人士教他们技术。今年,因为天气不好,彭应生门前的橘子柚子堆积,卖不出去。这让两位老人很是着急。王娟获悉后,脑子一转,现在国家不是鼓励电商扶贫嘛,于是马上通过互联网、微信、直播等方式,帮助老人很快将水果销售了出去,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也增强了老人脱贫致富的信心。老人紧紧握住王娟的手说:“谢谢王主席,你真有办法,不愧是我们大家的‘电子脑壳’!”
▲ “电子脑”帮彭奶奶卖橘子
王娟作为乡镇脱贫攻坚领域的标兵。驻村以来她沉下身子帮扶了30户贫困户、为村里争取资金3万元、提出有效建议7个、帮助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2个,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68件,她所包抓的福炎村共实现脱贫71户239人。
人在扶贫路,扎根偏远乡。顶烈日,冒酷暑,走泥泞,披风霜,这是王娟在扶贫工作中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战以来她在扶贫工作中的每一滴汗水,都变成了百姓的财富;她在扶贫道路上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深深印在百姓的心头。无需添彩,百姓温暖为画;不用作曲,百姓口碑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