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是湖南的文化名人,也是毛泽东的故交。他的养女章含之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毛泽东的英文老师。1963年冬,毛泽东学完一段英文,在和章含之散步闲谈时,突然想起一件陈年往事。原来多年以前,他曾向章士钊借过一笔钱,一晃4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当即决定偿还这笔债,一年还2000元,分十年还清。
毛泽东为何要向章士钊借钱,为什么又以“十年还清”这样的方式还钱呢?事情要从毛泽东积极筹措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经费讲起。
我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始于20世纪初。1912年,李石曾与吴稚晖、吴玉章等进步人士认为“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1915年,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李石曾、蔡元培等人被迫流亡法国。袁世凯倒台之后,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又相继回国,继续倡导青年学生赴法留学。“五四”时期,由于赴法勤工俭学的主张与新文化运动不谋而合,大批有志青年迫切希望去法国寻求救国之道,加之各地政府、社会贤达的大力扶持,留法勤工俭学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
新民学会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1918年6月,经章士钊举荐,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昌济到京后,得知李石曾、蔡元培等人正在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于是将此消息告诉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当时,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正面临着寻求“向外发展”之路,认为留法勤工俭学是追求进步的大好时机,颇有可为。可是,留法勤工俭学当时每人所需费用达五六百元之巨,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囊中羞涩,往往需要得到资助才能成行。毛泽东开始制定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计划,积极为赴法勤工俭学筹措经费。
新民学会会员最多时也只有50多人,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元的会费,遇有特别支出,会员讨论后可征集临时经费,虽能向社会贤达募集到一些资金,但总的来说经费十分有限。资助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耗费不少。在上海,他同彭璜、张文亮等人一起租了几间房子,试验工读生活,“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过着俭朴的生活。作为新民学会实际负责人,当时毛泽东囊中羞涩,加上经济上的压力,使他忧郁惆怅。为难之中,他想到了滞留上海的章士钊。毛泽东鼓起勇气,登门拜见,请求帮助。时刻关注家乡动态的章士钊得悉后,当即发动上海社会各界进步人士捐款,并将筹集到的2万银圆悉数交给毛泽东,解了毛泽东心头之虑。这就是毛泽东给章士钊“还钱”的由来。
毛泽东准备了2000元钱,让秘书代他归还章士钊。章士钊让章含之转告毛泽东,当年那些钱都是募捐来的,不算借,也不用还。当章含之把养父的话带给毛泽东时,毛泽东解释说:“这是我给行老的一点生活补助。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的呢?你们那位老人家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帮助了许多人。他写给我的信多半是替别人解决问题。有的事政府解决不了,他自己掏腰包去解决了。我要是明说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还债。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是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付的。”毛泽东给章士钊“还钱”,成为了深厚革命友情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党史文汇》2020年第9期 陈新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