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只有心系百姓、勤政清廉,才能造福一方、永垂青史。翻阅历史的长卷不难发现,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让百姓称颂的“父母官”。其中,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郑燮)当属代表,作为艺术家,他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同时其“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作也为后人所传颂。
命运多舛、颠沛流离而又饱读诗书的成长之路,让郑板桥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处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体认。乾隆十一年春,乍暖还寒,黄沙满天。郑板桥在书童陪伴下,从范县出发,一路向东。几天征途,郑板桥看到的是一队接一队乞讨、出逃的饥民,与他们相向而行的是滚滚逃荒的洪流。郑板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长夜难眠、秉烛提笔,于是,便有了“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的《逃荒行》。
乾隆十六年,潍县北部被淹,郑板桥骑马前往察看,当他看到海水倒灌,白浪河、弥河等洪水泛滥等场景时写道“沧海茫茫水接天,草中时见一畦田。波涛过处皆盐卤,自古何曾说有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一个区区七品官,却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透射在诗作的字里行间。正因如此,才使得“七载春风在潍县”的郑板桥在离开潍县时百姓夹道送行,“痛哭遮留”。
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生民涂炭,哀鸿遍野。面对灾害考验,郑板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德。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百姓疾苦。对此,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当有人提出是否需要先向朝廷禀报时,他断然拒绝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往来反复,百姓怎能活下去?如果上面责怪下来,我承担便是!”
面对百姓饥荒,他一方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另一方面以工代赈,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一方面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另一方面以身作则、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正是因为郑板桥敢担当、敢作为,才赢得了百姓的广泛称颂。
(摘编自4月17日《学习时报》 刘晓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