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群众在一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认为消除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的主题,提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反贫困理论。
坚持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依托
根据我国贫困根源形成的历史性与特殊性,邓小平运用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依托的反贫困策略。针对文革期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荒谬言论,邓小平指出,“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现代化建设事业“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前,要大力实施“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一方面,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思想,把对内经济搞活的重心放到了农村,从而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反贫困道路。另一方面,邓小平也认识到封闭政策的巨大危害,进而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
坚持发展生产与共同富裕相融合
针对我国反贫困目标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邓小平根据事物发展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发展生产与共同富裕相融合的反贫困目标。邓小平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生产,早在抗日战争年代就曾指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又针对我国长期忽视发展生产的客观实际指出:“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强调发展生产逐步消除贫困落后的同时,邓小平也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他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邓小平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从而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全局统筹与区域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反贫困事业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邓小平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局统筹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反贫困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通过“三大改造”消除了贫困滋生的社会土壤,但是过早地取消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必然会导致整体的贫穷落后。对此,邓小平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为了尽早地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图强,邓小平从全局统筹的角度指出,“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从而提出了一个梯次上升的“三步走”反贫困发展战略。同时,针对我国沿海与内陆所存在的发展差距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从而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消除贫困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
邓小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反贫困保障。首先,消除贫困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对此,邓小平早就指出,“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其次,消除贫困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指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也才能完成反贫困的各项任务。
(摘编自《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甘路有 王洪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