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华:“五抓五强”摘穷帽 神州瑶都焕新颜

文章来源:  时间: 2020-03-20 16:56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走进江华,千里瑶山处处春潮涌动。沃柑、茶业、食用菌等农业基地生机勃勃,鼎维塑业、龙德盛机电等扶贫车间陆续复工,高新区内九恒、贵德等企业生产繁忙……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江华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讲看齐、促发展、惠民生、强根基的理念,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五年来,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7394户111434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4.1%降为0.38%,整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001.jpg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图为红山果业基地。

抓强基固本,强化脱贫攻坚执行力。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抓脱贫作为最大任务,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领导带头示范,县委书记带头联系1个乡镇、2个村,带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318个,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100余个。组织整顿提升。推行“支部+企业”“支部+车间”“支部+基地(项目)”模式,在产业链、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组建党组织43个,形成了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支撑、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每年按10%的比例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集中排查整治活动,问责村干部17人次,树立了新风正气。考核奖惩兑现,全县干部绩效的50%以上与脱贫攻坚挂勾。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以来,9名后盾单位主要领导被约谈,3名乡镇党政正职因脱贫攻坚工作不力被问责,52名扶贫干部被提拔重用,推动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局面。

抓队伍建设,强化脱贫攻坚战斗力。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一线攻坚,奋战在脱贫主战场上。建强骨干队伍,每个乡镇都设立党建工作站、扶贫工作站,以乡镇、村集中换届为契机,推进乡镇骨干力量、村级扶贫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确保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有力量、有队伍。派强帮扶力量。按照“党务部门驻弱村、经济部门驻穷村、政法部门驻乱村、专业部门驻难村”思路,从130个县以上单位精选347名干部组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112支,全县8996名机关干部进村结穷亲、帮穷户,确保村村有帮扶单位、家家有帮扶人。训强攻坚本领,组织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都到中南大学专题培训,每年举办2期村党组织书记轮训班、4期贫困党员就业创业培训班,增强致富带富能力。

002.jpg

选好派强扶贫干部,组织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抓思想引领,强化脱贫攻坚源动力。推进“扶志”“扶贫”同步、“脑袋”“口袋”同富。在学习研讨中提高站位,开展大学习大讨论,请专家前来授课,组织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考察,作出了《关于切实肩负如期脱贫摘帽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的决议》,凝聚起奋斗摘穷帽的共识。在宣传引导中凝聚力量,组建20个宣讲队,深入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评选表彰一批“脱贫之星”,用身边典型引领,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入户访谈中激活内力,深入开展“三走遍三签字”“千名干部下基层、精准帮扶解难题”“户帮户亲帮亲”活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引起群众树立斗志、奋力脱贫。

003.jpg

指导农户种植食用菌。

抓优势产业,强化脱贫攻坚支撑力。按照“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的思路,探索“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支撑。区域党建联动,规模企业进园区。突出“党建+园区建设”,引进规模企业97家,培育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材料、电机等七大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组织非公企业与贫困村、企业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组织引领驱动,小微企业进乡村。引导村党组织通过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完善基础设施、提供用工服务等方式,引进460家皮具、制衣、制香等小微企业到村办厂,吸纳了7000多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50%左右。党员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建基地。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390多家,流转土地16万余亩,发展优质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四大扶贫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就业、承包经营等,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万贫困户稳定增收。干群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谋全域。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造了香草源等4个3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1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和民俗酒店90余家,参与旅游服务1800多人,带动5000人脱贫。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