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乡镇组织委员专题培训示范班学习心得
郴州市桂东县大塘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郭 琳
初秋的杭州,气候宜人,桂花飘香。9月6日至11日,我带着组织的期望,带着对百年历史名校—浙大的向往,带着对知识的渴求,有幸参加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省乡镇组织委员专题培训示范班的学习。一周的培训生活,紧凑而有序,浙大老师针对《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7月13日)》九大板块的内容,为我们量身定做了6堂理论专题辅导课、1堂党性教育课和3堂示范点现场教学课。值此回顾培训历程、盘点学习收获、筹划工作之际,本人既感动于组织上的关心和领导们的关怀,又感慨于时光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总结整个学习生活,心得如下:
一、三个学会。
(一)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但我们平时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学习为理由,为自己学习少找借口。实际上是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片面的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学不学关系不大,对上级出台的政策停留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层面。对此,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不要毫无目的乱学。其次要学会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帮助学习。
(二)学会反思问题。聆听了陈印昌教授《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的创新思想》的授课后,使我感到了学习的紧迫感。陈教授理论功底深厚、看待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如何从世情、国情、党情看基层党建工作,教会了我对待每一项新出台的政策、每一则新闻、每一篇领导讲话稿等等,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考究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被定格为“万金油”“全能型选手”,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回到工作岗位后,我要有效利用“学习强国”软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树立全新工作理念,打造党建品牌,有效利用媒体报道反向促进基层党建工作。
(三)学会如何生活。通过朱婉儿教授《组工干部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试》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自我解压,如何与人相处的方法。正如朱教授所言“懂一些心理学知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不会发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要更加学会倾听群众发泄,不横加指责,二要更加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三个收获。
(一)提高理论水平,更新科学理念。通过学习范柏乃教授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结合“权力清单建设在浙江实践”,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善于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科学决策,从经验式的直觉做法转变到理性的、规范的管理方式上来。
(二)学习先进示范,开拓工作思路。参观了余村和小古城村,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安吉县余村,我们看到了和谐的自然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没有司空见惯的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的现象。这些成果背后,是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大量工作的结果,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攻克难题的结果。从当地农村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他们也经历了盲目发展时期,靠山吃山,大力兴办水泥石灰厂,严重影响环境。但当地党组织认识到这个问题后,能够及时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从最基层最需要的工作入手,从解决环境脏乱差难题入手,带领群众关闭矿区封山育林、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净化循环利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对这些工作,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创新,是基层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研究思考就能发现,贯穿其中的其实是求实的精神、实干的精神。也有同志议论,说这些工作花钱多、难度大,我们学不来。是真的学不来吗?余村支书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乡村振兴不是要投资多少项目,乡村振兴首先是要把农村的环境治理好”。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经验,完美的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
(三)打破思维定式,树立创新精神。面对新形势,面对一个多元化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党建抓党建。既要学会用逻辑思维看问题,又要学会用形象思维想问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要重新审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找准定位,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思路,创新理念,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助推我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带着一份思考、一份留恋,告别了浙大,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秉承“求是、创新”的浙大校训,“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去努力、去实践,开创自己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