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王光美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四国。
1956年至1967年,我曾担任刘少奇同志的机要秘书。艰苦朴素,严于律己,是少奇同志一贯不变的生活作风。在他身边工作了11年,这种生活作风让我印象深刻。
铺上又撤掉的地毯
少奇同志办公室内的地板是木制的,楼梯和走廊都是水磨石的。由于时间长了,地板和楼梯被磨得光滑,走路时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倒。随着少奇同志年龄增大,工作人员的这种担心也在日益增加。有一次,趁少奇同志外出视察的机会,经管理部门同意,大家一起动手,给少奇同志的办公室和楼梯上全铺了地毯。少奇同志从外地回来一踏上楼梯,就严肃地问:“为什么要铺地毯?”我们把理由说得很充分,但他还是寸步不让:“把办公室的地毯撤掉,走廊里和楼梯上可以找那种最便宜的胶垫条铺上,不也可以解决防滑问题嘛。”无奈,我们只好按他的意见办。铺好后,少奇同志踩上去试了试说:“嗯。这不是很好嘛,又耐磨,又便宜,也好打扫。”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俭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是丑事”
1963年4月,少奇同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即将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四国。外交部礼宾司通知,“请刘主席和王光美同志做出国服装”。我报告后,少奇同志说:“有穿的就不要再做了,出国不一定非得穿新衣服。”我将此话转告礼宾司后,他们很不放心,司长俞沛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一位女同志来到少奇同志家,要求看看少奇同志的衣服是否能行。他们打开衣柜把少奇同志和光美同志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认真检查了一遍,不无遗憾地说:“这些衣服都不行,作为国家主席和主席夫人出国访问要按照外交部的规定办。另外,这四国的气候也不一样,有热带,也有亚热带,现有的这些衣服不适合那里的季节,而且都是穿过多年的旧衣服。”俞沛文强调说:“王光美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出访更应注意服饰。”俞沛文向少奇同志讲了这个情况后,他虽然勉强同意做些薄衣服,但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嘛,不要完全同人家比,俭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是丑事。”
这次出访东南亚四国回来后,四国领导人赠送给少奇同志的礼品,登记后都统统交公了。而且在回国前,他还将发给他的零用钱,也全部交给了我国驻外使馆。在礼品的处理问题上,少奇同志不论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别人赠送的礼品,都要统统交公,有时他怕工作人员办得不彻底,上交礼品还要有收据。到外地给他买香烟还要开发票,怕吸了人家不要钱的烟。在少奇同志身边工作的十多年间,经过我手的礼品不计其数,除一架望远镜和一支猎枪是卫士组的同志给少奇同志留下的,其他的一律上交了。而仅有的这两件中,少奇同志还将其中的猎枪于1957年赠送给了北京地质学院的毕业生。
“我睡地铺不就解决了”
1963年5月中旬,鉴于当时全国上下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少奇同志提议让光美同志去基层工作一段时间。这时,恰巧少奇同志的肺病复发了,吃药治疗等都需要光美同志照顾。所以,我们工作人员以此为借口,理直气壮地反对光美同志下基层。我当时是在少奇同志身边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员,又是支部书记,就把大家的意见告诉了光美同志,她也犹豫了。少奇同志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稍好了一点,就又提出让光美同志下基层的问题。为此,我们开了一个支部会,光美同志在会上讲了少奇同志一再支持她到基层去工作一段时间的来龙去脉,说自己也已下了决心。我们也不好再反对。
会后,卫士组的同志考虑到少奇同志已经65岁了,肩上的担子又那么重,每晚睡觉都离不开安眠药,而且服完药后,还习惯坐在床上看文件,夜间起来解手时容易出事。因此,他们提出等光美同志走后每天夜里要在少奇同志的卧室门口值班的问题。少奇同志知道后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无非是担心我从床上摔下来,那么,我睡地铺不就解决了。”大家听说后又震惊又感动,少奇同志时时刻刻都不愿意给工作人员增添麻烦呀!光美同志临走的前一天,少奇同志叫卫士把床架子卸下来,把床垫子放到地板上,从此他就睡了地铺。
(摘编自《秘书工作》2017年第11期 刘振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