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核心在“头雁”。
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选好配好村党组织书记是关键。
另一方面,农村人才外流,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出合适的领头人,考验着组织部门的智慧。
近两年来,新田县大力实施“头雁工程”,花大力气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放弃电子厂 回乡带乡亲们种菜
进入10月份,永州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的蔬菜基地里,菜薹,芥蓝菜等叶菜大量上市,采摘后,直接进入不远处的东升农场车间,分拣、贴签、打包后,7个小时就能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有些还漂洋过海卖到日本、迪拜等地。
通过发展蔬菜产业,东升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来。
刘道忠生于上世纪60年代,15岁那年,揣着家里仅有的10块钱,瞒着家人偷偷南下广东。
多年后,刘道忠又回来了。只是这次返乡后,他决定不再离开,带乡亲们一起致富。
刘道忠的想法与新田县大力推行的“头雁工程”不谋而合。
“头雁工程”,即通过内荐优秀党员一批、回请致富能人一批、下派机关干部一批等举措,选拔优秀党员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将东莞的电子厂交给弟弟妹妹打理,刘道忠在乡亲们期待的眼光中,挑起了东升村支部书记的担子,通过发展蔬菜产业,使得东升村由一个贫困村变身小康村、先进村。
龙泉镇青龙村肖承志,原来在农电公司上班,放弃每年8万元的年薪,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带头成立种植合作社,发展绿色水稻产业和烤烟产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通过选强“领头雁”,配优村“两委”班子,干部当先锋、作表率,人心齐了,百姓富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能人回乡的路能否走得通,走得顺,请什么样的能人是关键。
新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志华介绍,新田“头雁工程”主要瞄准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毕业返乡大学生、乡村医生、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和农民大学生等群体。
在“头雁工程”推动下,像刘道忠一样有能力、有资源、有奉献精神的能人纷纷回乡,投身乡村建设。
能人回乡,不仅要回得了,更要待得住,能干事。
新田县努力提升支部书记基础保障,为所有支部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村党组织书记报酬达到1.6万元的省定标准,并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升。为村支部书记排忧解难,组织各职能部门加大对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征地用地、空心村改造、一事一议奖补等领域,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让村支部书记安心基层,扎实工作,干出成绩。
90后最年轻村支书 挑起涣散村担子
除了请能人回乡,新田县还注重挖掘和培养土生土长的人才,从而提高基层组织“造血功能”。
三井镇小坪塘村,既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又是一个组织软弱涣散村。
2017年村“两委”换届中,1993年出生的退伍军人罗书恒自告奋勇,报名参选党组织书记。
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能不能胜任这一职务,何况又是一个情况复杂的合并村?
面对外界的质疑,三井镇党委经过一番认真考察后,拍板给予支持:给年轻人机会,放手去干。
罗书恒不负众望,成功当选,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党组织书记。
年纪轻,少了一些利益牵绊,有个相对自由的施展空间。凭着在部队磨练出的一股韧劲,罗书恒上任没多久就破解了村里第一难题——成功说服村里地质灾害点100多名村民,同意搬迁至集中安置点,从此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他正与村民一起,奋战在小坪塘村早日脱贫摘帽的征途上。
不管是能人回乡,还是本土培养,“头雁”的工作能力是一个重要命题。
新田县委组织部也有意识地破解这一问题,先后分批次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到浙江大学、人民大学进行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实现全县党员干部轮训全覆盖。
事实上,“头雁”改变的不止是农村的村容村貌,还有深层次上的乡村文化、精神风貌。
贺利剑,龙泉镇秀岭水村专职书记。2016年刚来到村里时,一次偶然机会,在一栋破败不堪长满杂草的老房子里发现两个牌匾,对文物古迹有几分了解的她意识到,可能发现了“宝贝”。后请专家鉴定,走访村里的老人,查阅县志得知,该老房子系清朝翰林院待招刘乙香的老宅,始建于咸丰四年,砖木结构。如获至宝的贺利剑多方奔走,申请到10万元资金,对老房子进行了初步修葺。
通过进一步调研她又发现,秀水岭村曾经是红军红二军团经过地,有着独特的红色文化价值。
“希望深入挖掘秀水村的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加一把力。”如今贺利剑正在思考,如何将秀水岭村的丰富文化价值最大化。
在“头雁工程”助力下,2017年村“两委”换届后,新田县23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8.4%、25.2%,致富带富能人占58%。2018年又调整了不称职不合格支部书记9人,村干部18人。近两年还大力培养了1000余名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641名村级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