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就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记全省“最美扶贫人物”、省检察院驻石门县铜鼓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风华
湖南日报记者 于振宇
他把贫困村当作第二故乡,驻村第一天,就把家从长沙搬到了村里。他每天走村串户、爬山过坎10多公里,用脚步丈量村里村外的每一寸土地。他用3年时间让15年不开花的板栗树结了果,他说:“要扶贫就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他,就是全省“最美扶贫人物”、省检察院驻石门县铜鼓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风华。
“精准扶贫,不是搞锦上添花”
寒冬时节,漫步在石门县铜鼓峪村,但见崭新的柏油路一路延伸,许多新修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村级活动中心旁边崭新的小学里,上课铃声和孩子们的嬉戏声在山里格外清脆。
2015年初,省检察院到石门县考察时可不是这样子。当时,按照县里提供的情况,省检察院考察了3个村,有两个村穷,但有发展潜力,铜鼓峪村基础极差,要啥没啥,用石门土话讲就是“穷巴了垫子”。
深陷在武陵山区的铜鼓峪村,共有1087人,贫困户占了一半,学生念书得去10公里之外的磨市镇小学。
“在具有潜力的两个村中‘二选一’,短期就能见效,工作难度也大大减少。而铜鼓峪基础差,村民思想落后,没有集体收入,存在3年完不成任务的风险。”陈风华回忆说。
但当时45岁的陈风华,果断选择了铜鼓峪。“精准扶贫,不是搞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要对准那些真正急需帮扶的百姓,就要到最穷、最难的地方去!”
于是,铜鼓峪村成了陈风华的第二个家。驻村第一天,他就把儿子从长沙的重点中学转到当地就学,让妻子提前退休照顾家人。
十五年“铁树”开了花
铜鼓峪村山地多,过去盛产桐油,但随着油漆技术的发展,桐油没了销路。种植柑橘又遇到全县大果实蝇泛滥。从1995年起,铜鼓峪村搞过5波产业脱贫都没成功,只剩下1000亩13年不结果的板栗林。陈风华决定在这上面做文章。
村民强烈反对:“折腾”够了。林业部门站出来:树是当年以退耕还林项目名义种植的,不能动。
陈风华四处求教,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反复同林业部门协商。2015年9月,陈风华的坚持打动了省林科院院长李昌珠,他带着3名博士来到铜鼓峪村,发现板栗品种不佳,只能嫁接新品种的板栗枝条。
“我把板栗能挣多少钱一条一条说清楚,再让李院长给他们上课,又把路口镇合作社的请来培训。”在陈风华努力下,部分村民赞同改造板栗林。2016年3月,首批500亩换头板栗树开出花蕾。去年,板栗林挂出果实,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预计盛产期能给村民每年创收200万元。
3年来,陈风华带领铜鼓峪培育了板栗、脐橙、羊肚菌、光伏发电等4个脱贫产业,筹集帮扶资金3200多万元,帮助村里修了公路,建了新房,重建了供电系统,供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通了4G网络,新建了小学和村部。
2016年,铜鼓峪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陈风华被评为2017年全省“最美扶贫人物”,并被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
给村里留下不走的扶贫队
刚到铜鼓峪村那会,有村民找陈风华诉苦,说她家条件很差,要求把她家列入贫困户,但考察发现她家盖了两层高的楼房,并不符合贫困户条件。
“扶贫到底扶什么?过去的人以贫困为耻,为什么现在有人争着当贫困户?”在陈风华看来,铜鼓峪为什么穷?问题不在土地,而是人心。扶贫要扶智、扶志,村里必须有谋发展、求进步的主心骨。
陈风华通过多种形式,激活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产业发展,面向全村百姓,没有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分,只要愿意发展都支持、都鼓励。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培训,召回4名能人,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为村里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队。
40岁的覃海波就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在陈风华的鼓励下,2017年他试种了2亩羊肚菌。羊肚菌干菌达到600元每公斤,远销欧美等地。2017年,覃海波又带头成立了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旦试种成功,全村百姓也会加入到他的种植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