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杨建一为追赶一手持凶器翻墙入校刺伤学生的歹徒,在校外200多米处,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身中10余刀,不幸殉职。他的生命定格在59岁。
2月19日,记者冒着严寒,来到杨建一所在的学校,追寻他的足迹,聆听他的故事。所见所闻,令人心痛,让人感怀!
“孩子,你今后要走上社会的,没有文化怎么行?学费的问题,你不要担心。”
“没有杨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感谢他,非常想念他。”2月19日下午,在新化县委举行的杨建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杨建一以前的学生、现在新化县北渡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的杨艳云,深情讲述着自己和杨老师之间的故事。
1988年,杨艳云进入北渡小学读书。当时,杨建一担任学校的总务主任和数学老师。在杨艳云的记忆中,读小学那几年,她家里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姐妹多、父亲又生病,每个学期的学费都要东凑西凑才凑齐。3年级上学期那一次,家里实在凑不齐学费了。怎么办?杨艳云想放弃学业。“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杨艳云想。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妈妈也答应了。
杨建一不答应。他来到杨艳云家里,耐心地跟杨艳云的妈妈说:“孩子还这么小,不读书怎么行呢?实在交不起学费,我先给垫着。”他还拉着杨艳云的手说:“孩子,你今后要走上社会的,没有文化怎么行?学费的问题,你不要担心。”就这样,杨艳云又回到学校。
“后来,每个学期,我不能交齐的学费,都由杨老师垫着,直到小学毕业。”杨艳云感动说,“如果没有杨老师的鼓励,没有杨老师给我的经济支持,我不可能完成学业,更不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令杨建一牵挂的不只杨艳云一个孩子。在学生和老师的记忆中,杨建一有一颗善良而细腻的心。他对每个学生都很好,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都一视同仁。只要学生有困难,他就会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们。
现年29岁的北渡村6组村民刘雪梅,也是众多得到杨建一帮助的学生之一。刘雪梅有3姐妹,家里经济状况也不好。4年级上学期,刘雪梅的母亲过世了,3姐妹都要读书,学费成了很大的问题。刘雪梅想辍学。杨建一知道后,做通了她父亲的工作,并且垫付了3姐妹交不齐的学费。“几年下来,杨老师给我们垫了800多元钱。”刘雪梅说。
那时的800多元钱,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何况杨建一家里也不富裕。每每想起这些,刘雪梅心里就很愧疚。“这几年,家里经济状况好转后,我们3姐妹想把这些钱还给杨老师,但他不要。”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只顾打工赚钱,好像把我们给忘了,我心里好伤心。现在好了,爸爸妈妈会经常给我们打电话,去年还回来好几次,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又融洽了,这得感谢杨校长和班主任老师呢!”今年11岁、正在读5年级的女孩曹丹,说起杨建一的好,也是一串一串的。
2010年,曹丹从爸爸妈妈打工的杭州转学到北渡小学。她性格开朗,活动能力强,还担任班长。在老师们的眼里,曹丹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了解到她的心思。然而,2011年6月她写的一篇日记,牵动了老师的心。她在日记里记录了一件事。“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组织了庆祝活动,她也精心准备了节目。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到现场,可她爸爸妈妈却不在,她为此很伤心。
看到这篇日记后,班主任康牡荣老师跟杨建一谈起这个事情,杨建一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当天放学后,杨建一与康牡荣一起到了曹丹的家里。他们从曹丹和她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因为爸爸妈妈长期不在家,曹丹非常想念爸爸妈妈,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了好几次。
北渡中心小学有4成学生是留守儿童。杨建一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没有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杨建一实行了一系列关心留守儿童的举措。比如,要求老师们经常找孩子们谈心,多做家访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求老师们充分利用寒假做好家访。
放寒假了,老师们也很想回家过年。刚开始,一些老师对于寒假家访并不很理解。杨建一耐心地做老师们的工作。慢慢地,老师地都接受了。如今,寒假家访,成了学校的制度。
曹丹清楚地记得2011年寒假的那次家访。杨建一带着几位老师来到她家里。那天,天气非常冷,外面还下着雪。老师们介绍了曹丹在学校的表现,还希望她爸爸妈妈平时多回来,多和孩子沟通。老师们的家访,让曹丹的妈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只要有时间,妈妈就会和她一起玩。那种久违的亲情又回来了!曹丹感到好开心。
5年级的孙国栋,也是一名留守儿童,人很聪明,数学成绩特别好,但上课好动,很调皮。2011年寒假,杨建一带着老师去家访。如今,这位孩子表现越来越好,成为了一名优秀学生。
“孩子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杨建一常说:“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孩子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受这句话的含金量。
在北渡中学初三读书的杨丽,一谈起杨建一就潸然泪下。学校前面有一栋空危房,以前没有围墙。一些学生下了课,喜欢到里面去玩。这非常危险。每节课后,杨建一都会像保安一样,站在危房前,防止学生靠近。
“我那时很淘气,不喜欢空旷的操场,总喜欢去那个房子里。校长见了,都会好言相劝。” 杨丽动情地说。
在康牡荣老师的记忆中,杨建一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第一个到校,是因为他要给学生们开校门。最后一个离开,是因为他要确保每个孩子安全离校,他才放心。
5年级的杨涛,是个男孩子。一说起杨建一对他的好,也哭了。因为喜欢打篮球,杨涛每天放学后,都要打打球再回去。杨建一从不催促他,一直要等到他打完球才关校门。就在杨建一去世的前不久,杨涛和几个同学打球,不小心撞到篮球架上,头部受伤了,流了很多血。杨建一马上送他到医院,直到杨涛家里人来后才走。
食堂工友杨银球,对杨建一也是赞誉有加。“他每天都要来查看食堂的卫生情况,说饭菜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还规定一周不能让学生吃重复的菜。”杨银球回忆道,“去年冬天,有一天下雪,杨校长担心孩子们摔跤,一大早,他就来学校铲雪,把路清理出来,把煤灰铺在路上。他的心真想得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