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员;第二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研究团队领导;第三个10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机制造大型国有企业领导。”沈飞集团副总经理苗玉华这样总结罗阳在航空工业战线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30年。罗阳2002年起任沈飞公司党委书记,2007年担任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沈飞相继研制成功五个型号的先进战机,大家都知道的歼—15飞机,就是这些先进战机之中的一种。在歼—15飞机研制最紧要的关头,罗阳发出沈飞公司历史上第一个总经理令,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加快研制进程,终于攻克了难关,实现了我国航母工程建设的历史性跨越!“人们都说,看到罗总,就懂得了什么叫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脊梁。在他身上,体现了航空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报国情怀,体现了军工人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体现了国企责任人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
沈飞集团办公室秘书科科长任仲凯常年担任罗阳同志的秘书,他感同身受地体会着罗阳的付出和劳累。任仲凯印象最深的就是由于工作繁忙,罗阳睡眠太少,每一次上车,很快就会睡着。司机偷偷放慢车速,而他总跟司机说,能不能开快点,司机只好找些理由,在车速问题上“讨价还价”一番。任仲凯说,“我将永远铭记罗总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天空并不平静,我们未来的威胁,更多的来自于天空,天空有着民族的未来,拥有了天空,就把握住了未来,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研制航母舰载战斗机,中国是一张白纸、从零起步,关键技术外国人根本不卖给我们。罗阳却下定决心说,我们自己干!沈飞集团制造工程部综合处处长潘新回忆道,罗阳担任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创造了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和先进的组织模式。令她印象最深的是舰上起降试验。舰载机生产出来了,罗阳要求研制团队全过程参加起降试验。他说,这好比我们的孩子,就要上考场了,我们一定要盯到底、跟到位,确保它的最佳状态。“辽宁舰入列时,有外媒预测,中国的舰载机要实现舰上起降,至少还需一年半时间。而刚刚过去两个月,我们的歼—15飞机就实现了在辽宁舰上的成功起降,创造了航母工程历史上的奇迹。我们成功了!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舰载战斗机!”
作为一名一线员工,沈飞集团试飞站的刘一夫时常感动于罗阳时刻把生产一线员工装在心里,一次次做出保障员工利益的硬性规定。冬天配备给试飞工取暖的“暖腰宝”、为装配工人配上的护腰带、给热处理工配上的防高温辐射面镜……“只要看到这些劳保用品,沈飞员工就会想起我们的罗总!”
“在辽宁舰上采访报道歼—15成功起降,罗阳的谦逊、沉静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倪宁把记录罗阳在辽宁舰上工作生活的一些画面组接起来,“他应该出现在庆功宴上,和大家一起开怀畅饮,但庆功宴上没有他的身影……他应该出现在欢庆的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尽情欢笑,但欢庆的人群中没有他的身影……罗阳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怀念。”
满怀着对罗阳的思念,哽咽着话语,罗阳的妻子王希利回忆着与罗阳这些年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在为罗阳整理遗物时,王希利找到了罗阳记录下的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要多为他人着想;要善于观察他人的长处;要善于听取他人的观点……”
这就是真实的罗阳。
“我知道,罗阳不只属于我,他也属于沈飞,属于中国航空事业,属于蔚蓝的天空。”王希利说,“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有这样的信念和执着,航空人一定会实现他们的蓝天梦,中国人民一定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