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柱:瑶山的“森林眼睛”

文章来源:  时间: 2012-09-03 08:14

    余锦柱在瞭望火情。

    【档案】

    余锦柱,今年52岁,1978年起子承父业,担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森林瞭望台瞭望员。34年中,他观察生产用火15万多次,准确报告火警284次,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今年6月,余锦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故事】

    站在海拔1400多米的江华尖子岭森林瞭望台上,瞭望员余锦柱每隔一小时,就会用高倍望远镜环顾浩瀚的林海,观察50万亩林区内是否有异常用火。 

    这个简单的重复,他已经坚持了34年。18岁那年的一个晚上,余锦柱从干了一辈子瞭望员的父亲手里,接过了尖子岭瞭望台的工作。担任瞭望员的34年中,余锦柱有28个春节是在瞭望台上过的,他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陪伴他的是一摞厚厚的观测笔记。

    为全面掌握管护区的情况,余锦柱登过70多座高山,翻越3000多条峡谷,踏遍瞭望台周围6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监护区内的山头地形、交通道路、扑救劳力等的具体分布情况,乃至15公里范围内每座山头的小地名,他都了如指掌,成了瑶山林区的“活地图”。

    每天在山林里摸爬滚打,余锦柱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和父亲过去的言传身教,从森林烟火状态摸索出了“二十四字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测远近,观动静,辨粗细,区缓急。”他总结的“二十四字诀”观察火情,对火情性质预报准确率高达99.7%。现在这口诀已被列为国家森林防火业务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

    一架高倍望远镜、一对水桶,一口吊锅、一台小型发电机和一台收音机,是尖子岭瞭望台的全部家当。

    在这儿,喝水都成了一种奢侈。生活用水全靠从两公里外的山沟里背。为了喝上一口水,余锦柱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跌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为了节约用水,余锦柱长期“洗不起澡”。

    “少喝水,不洗澡死不了人。山里的雷电和毒蛇才是最危险的。”余锦柱说。一个秋夜,尖子岭山顶突然电闪雷鸣,暴雨说来就来。余锦柱知道雷暴的威力,但更担心瞭望台那台“摇把子”电话,一旦出现火警,报信全靠它。余锦柱摸着黑扯下电话线,上床准备将电话机藏进被子里。而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击中瞭望台,余锦柱一下子被震晕过去。半个多小时后,余锦柱发现自己竟抱着电话机坐在了床下,石灰墙体被雷电击出一个深坑。

    在20多年的护林生涯中,余锦柱先后被雷击过4次,还被毒蛇咬伤过十几次,幸好他懂一些治伤土方,这才每次化险为夷。

    【感言】

    余锦柱:作为瞭望员,守护好瑶山是我的责任。无论多苦多累,我都要坚守在大山之顶,传承好责任,做好瑶山的“森林眼睛”。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